趨勢觀察 Trend Observation

2020/10/16

讓演算法提供選擇是好是壞?來談談社群媒體對社會的影響!

讓演算法提供選擇是好是壞?來談談社群媒體對社會的影響!

人成為了社群媒體的貨幣

去年在台中的國美館,舉辦了一個盛大的「亞洲藝術雙年展」,主題是「來自山與海的異人」,展覽以各國藝術家集合的方式,重新詮釋亞洲議題。在藝術家劉窗(中國)的影音作品《比特幣礦與少數民族田野錄音》中,提到「人就是社群媒體的貨幣」這個概念,人們天天使用標榜免費的社群媒體,卻沒有細想在上面的一個讚、一個留言背後的意義。當演算法持續運作,使用者成為廣告投放的對象,進而透過幫助廠商獲利,人就這麼被社群媒體當成貨幣使用,創造更多收益。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對社群媒體的觀點

如果你有在使用臉書、推特、IG或類似社群媒體的話,對於社群媒體會成癮,以及可以用來窺探私人生活,似乎也已經不是意料之外的事。不過,來自這些大公司的人會解釋,這些操縱人心以為自己的公司獲利的行為,其實從一開始就是這些社群媒體運作的策略,而且在這些演算法的條條規則之下,不容許一點差錯。

最近正夯的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就探討了這個議題,它敘述社群媒體如何影響人的決策、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甚至是介入政治、干擾選舉結果。耍廢滑手機的時候,無限的「下拉查看更多」以及「推播通知」會讓使用者們一直有事做,又能感受到自己參與在廣大社群中。但社群媒體伸出的摩爪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廣告商和宣傳者的獵物,因為個人化的推薦不只使用數據資料來預測行為,也試圖改變你的行為。


"廣告商"才是真正的使用者

這部片戲劇化的部分在於,它讓我們看到就算只是一下的點擊,或是在照片上多花一秒鐘、點擊推薦的商品,並在購買後說自己只是「衝動購物」⋯⋯以上這些都不是我們真正想做的,我們成為了打造演算法的鈍齒們,再被楯接到社群媒體之上。我們的自由意志受到干擾,卻還是認為自己有對於一切說不的選擇。我們並不是機器人,也沒有在看科幻恐怖電影,但這個單單被我們的行為餵食的機器已經掌握太多的權利。這也不是第一次人們成為廣告商的獵物,美國九零年代的電視在宣傳上也對群眾意識有相同認知,但社群媒體將背後的商業模式做得更大更有效率。此外,這部片也談到許多心理健康狀態與社群媒體使用之間的關聯。


時事:羅興雅人的資訊戰

這部片在放上Netflix的時候,正值印度種族仇恨言論被臉書視而不見而上新聞的時期。羅興亞人在鄰近緬甸地區遭到大屠殺,而社群媒體某種程度上也支持了這場國家在背後撐腰的屠殺。因為臉書太慢對於激進份子的仇恨言論進行管制,以及演算法的設計,導致網路持續散布令社會恐慌、旁觀者看不到其他觀點的狀態。對於少數族群來說,雖然網路上「人人都有發聲機會」,但光是讓自己的想法被看見就十分困難。

  因此,由傑夫奧洛夫斯基(Jeff Orlowski)執導的「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這部發人省思的紀錄片,對於我們理解「資料探勘」以及「操控我們社群生活的科技」很有幫助。諷刺的是,傑夫奧洛夫斯基的這部電影,也難逃它所指涉現象的魔爪。因為其本身就是一部Netflix紀錄片,又會成為另一個提供伺服器演算法所需數據資料的節點。


臉書的反擊

這件事情有個有趣的「後記」,紀錄片引發討論後,屬於主流社群平台龍頭之一的Facebook也隨後發表一篇文章「『智能社會:進退兩難』說錯些了什麼?」(What "The Social Dilemma" Gets Wrong)來回應紀錄片中的抨擊,指出其以譁眾取寵的方式試圖扭曲社群媒體運作的方式,忽略許多為了要改善操弄選情、假新聞問題,這些大公司已經付出的努力。

列出了七大點反駁的論述,說明臉書並未以「成癮」為出發點在設計社群媒體,在2018年某次更新後,每日全球使用總時數還一下子下降了五千萬小時。重申他們對於隱私的重視和保護,以及他們持續優化演算法,提供工具讓使用者能夠更全面搜尋到自己想要的資訊。

結語

不論是否有為了戲劇張力而誇大的部分,這部紀錄片都已經很好地引發各界對話,期望未來網路世代的年輕人可以受到更好的保護。

此片提出的解決方法有:不要按下「為你推薦」的按鈕,讓演算法有更多洗腦你的機會,以及與小孩商量每天有固定的「使用電子產品時間」,社群媒體影響青少年的心理狀態是不可逆的,這些步驟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長久下來能夠避免掉不少不良引響,也希望能夠從這部片想要傳達的精神,以及社群媒體反駁的兩方觀點,讓大家都更能看清楚全貌,好好思考社群媒體與演算法的利與弊。

 

求知慾爆棚!更多關於社群行銷的文章在這裡: